一直很想好好的寫這篇文章來說明關於鑑定安置這件事,
決定重新好好的認真寫文,
最大的原因是常看到很多在醫院復健的孩子,
家長沒有給孩子這些資源的協助,
當然“標籤”這件事一直是很多家長的罩門,
所以我希望自己藉由這篇文章,
簡單的說明這些資源讓大家能仔細的思考是否需要申請,
並跟大家分享我們就學申請鑑定安置後的心得。
鑑定安置在公幼與小學都會由不同的特教中心舉辦
QQ的公幼這個時期的孩子是由南區特教中心舉辦
http://www.wsses.tp.edu.tw/web/sser/
他會有一個鑑定申請的時間
通常會在3月開始申請 1月簡章就會出來
跟我們認知的9月開學5.6月再找學校早很多
鑑定安置簡單來說分成2種,一種是特教班,一種是普通班安置特殊生
QQ的幼稚園鑑定就是屬於後者,通常會以孩子的表達能力與自理能力等
去判斷是否適合讓孩子融合在普通班
這就是現在政府積極推廣的融合教育
申請表格有幾個重點
1.可以填寫3個公幼志願,不限定要住家學籍的區域,
通常台北市可以選填所有台北市的學校,也會公告每所公幼的名額
申請後會有老師和家長約一個鑑定的時間。
2.其實孩子能力能否和一般生一起上課,我們家長心裡是有一個底的,
所以裡面也可以填上家長的目標,希望能在普通班為主或是特教班為主
鑑定的老師除了會參考醫院的評估報告,也會在當天做些簡單測試,主
要是在測試孩子的表達(不一定要是口語的)與自理能力(需要老師協助程度)
3.如果鑑定結果不滿意有一次更改的權力,有異議時會開檢討會議,
若仍不如預期,可以放棄這項鑑定申請,自行找私幼
申請鑑定安置的好處
1.首先我必須要說,自己一直想找一個不是在大樓裡的幼稚園,
能讓孩子有看得見天空的遊樂場,但是一直覺得公幼很難抽到,
人生計劃裡沒想過要抽公幼,幼稚園鑑定安置符合資格的孩子
有優先入學的權利,所以完全不需要抽籤跟大家搶名額。
2.除了可申請巡迴輔導老師定期會到校檢視孩子狀況,老師也必須根據每學期
的IEP來協助孩子訓練,簡單來說就是學校能配合孩子的需求幫孩子做老師能
做到的每日或每週幾次早療訓練,或將需要的訓練設計融入日常的課程。
(雖然這些念私幼也能申請,但是公立學校仍有較多的資源與經費協助孩子)
3.老師通常都帶過很多屆特殊孩子的經驗,能根據孩子的狀況引導班上其他孩子
有同理心包容與協助孩子
4.公幼雖然學生人數多,但是也能視孩子情況申請助理教保員,且校園配置跟小學類似,
在未來小學時,孩子較能直接適應校園大小.廁所遠近等等環境優勢,另外像QQ動作較大
安置後班級是有減收1-2位小朋友的,且每個班級都只會有一名特殊生。
再來要說大家很介意的標籤問題
我還是覺得這些無形的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其實包含學校的愛心媽媽都能
給孩子很多的引導與體諒,也在幼小銜接時讓小學端更了解孩子的狀況,唯一
的差異大概就是不同老師針對孩子的訓練積極度的不同,但這些本來就是要看
運氣的,無論有沒有申請安置,公私立幼稚園的老師好壞都要看運氣,試想
每天在幼稚園老師都能幫你做簡單在醫院治療師交代的部分訓練,這樣的復健
強度是較為足夠的,也能讓孩子在3-6歲學齡前的第二個黃金期將需要訓練的
項目追趕的更多。
曾經和老師們聊過天,其實老師對於積極度強的家長反而比較安心,老師心裡
真正的標籤是孩子有狀況,家長不敢面對,或是不想尋求醫療或各種協助,
孩子情緒暴走,讓老師帶班時更難處理的
以上為非專業個人心得分享
詳細申辦方式請洽南區特教資源中心
http://www.wsses.tp.edu.tw/web/sser/